我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来说一说江南大学校名变迁背后的一些故事。
原轻工业部在全国有几所轻工业学院,北京轻院是现在的北京工商大学,大连轻院是现在的大连工业大学,山东轻院是现在的齐鲁工业大学,郑州轻院还在原地踏步没有更名。
58年~96年,校名无锡轻工业学院,这个没有故事。96年前我国启动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建成100所左右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归属教育部领导,简称"211"工程。现在大家都说211大学。当时轻工业部几十所大学中只有一所大学可以进入211,竞争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和中央工艺美院之间展开,最后大家应该知道结果,无锡轻工业学院胜出,改名无锡轻工大学,直到三校合并。而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这是后话。
这中间还有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改名为中国轻工大学,但是我们动手晚了,国务院已经下文停止使用中国来命名XX大学,非常遗憾的错过了一个那么好的校名,就因为时间晚了。当消息传来时,全校师生一片叹息。
211工程就是一辆快速列车,使得无锡轻工大学得以快速发展,从96年211验收到02年并校,期间无锡轻工大学基本完成了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现在的部分学院就是在这个时间段设置完成的,如理学院、外语学院、法政学院、商学院。而文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医药学院是并校以后才有的。数媒学院和医学院是近几年设置的。其余都是原来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底子。
再说一说02年三校合并,如大家所说的,“江南大学”这名确实是某领导的意愿决定的,完全正确,但没有任何办法,当时,上到校领导下至全校师生,对这个名是一片反对,坚决抵制,原因就是因为三校中有一个是江南学院,怕影响以后的发展。最终胳臂拗不过大腿,教育部领导出面协调,说,就“江南大学”吧,只要好好办,会好起来的。“江南大学”就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了。但是头几届原无锡轻工大学入学的毕业学生要求在他们的学历证书上注明“原无锡轻工大学”字样,校方也安抚般的同意了。
回过来再想一想,如果我们是“中国轻工大学”,那可能就不会有“江南大学”了,谁会丢掉“中国”而选“江南”呢?但我想校名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如果没有实力作保证,就是“世界”“宇宙”又能怎样?只要校领导好好谋划,教师好好教书,学生好好学习,毕业的同学好好工作,大家共同努力,江南大学一定会越来越好的。